孔子与子路山

投稿人:胡忠… 发布时间:2015/8/12 投稿交换  申请VIP 全文1977字

内容预览:


孔子与子路山

孔子(前551~前479),名丘,字仲尼,春秋末鲁国陬邑昌平乡(今山东曲阜)人,中国古代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教育家,儒家创始人。他提出了“仁”的学说,倡导以德治民;重义轻利,在“义”、“利”两者的关系上,孔子把“义”摆在首要地位;主张“因材施教”,教育学生要“温故而知新”,积极兴办私学,学生达三千人,贤良72人;提倡“诗教”,即把文学艺术和政治道德结合起来,把文学艺术当作改变社会和政治的手段,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。他的学说成为中国二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。他一生从事传道、授业、解惑,被中国人尊称“至圣先师,万世师表”。

孔子以匡世济民、恢复西周和谐平静社会为己任,长期奔走于各地,希望说服各国权势者们放弃战争,和平相处,恢复安宁。虽然到处碰壁,无一被用,但他明知不可而为之,表现出了极大的政治热情和坚强意志。

孔子周游列国是从鲁国出发,大致走了卫国、宋国、齐国、郑国、晋国、陈国、蔡国、楚国、等地。现如今大致路线曲阜——濮阳——长垣——商丘——夏邑——淮阳——周口——负函(上蔡)——罗山,然后原路返回。从55岁到68岁,孔子带着他的若干亲近弟子,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在鲁国周边游历。

孔子周游列国,子路曾问路于农夫。如今青山镇附近仍有子路镇和子路河,境内五里村有子路山。

公元前489年(鲁哀公六年),孔子一行在赴楚国负函(负函,即1957考古发掘的信阳长台关楚王城,战国时名城阳,已经历史学家确认)途中,被一条河流挡住了去路,就是找不到渡口。正当犯愁之…………


全文共1977字,仅供站内会员写作参考(会员可打开排版规范的全部文档)
新来的客人请【点此注册】加入会员
刚注册会员请【刷新页面】打开全文
未登陆用户请【登录网站】查阅文章
秘书文库--青年干部的网络秘书,职场精英的智慧文库![了解我站]

   
热点专题文章
参赛获奖演讲稿 各岗位述职述廉述学述德报告
典型工作经验汇报交流发言材料 金融保险行业相关工作文档
各行业先进人物事迹材料 专题学习心得体会交流发言材料

与此文档相关的文章:

  • 没有相关文章

加入步骤